讣告的分类及形
按告知范围的大小,讣告可以分为一般式讣告、新闻式讣告和公告式讣告。一般式讣告的告知范围最小,一般采用发送、张贴或登报的形式。新闻式讣告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扩散,告知范围较广。公告式讣告一般用于党和国家领导人或者著名人士,告知范围最广。
2.讣告的形式
讣告的形式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由丧家发出的讣告,第二类是由治丧委员会发出的讣告,第三类则为新闻单位发出的新闻性讣告。
(1)由丧家发出的讣告 按中国传统,丧家主持丧事活动称为“家奠”。“奠”,指从逝者去世到葬前期间对逝者的祭祀活动。“奠”和“祭”的意思大致相同。安葬以后的祭祀活动,就直接称“祭”而不再称“奠”。因此,丧家在逝者灵堂上通常写一个斗大的“奠” 字。
(2)由治丧委员会发出的讣告 现代城市兴起,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际交往频繁。公部门,即政府、社区、企业、学校、政党、团体等,是相对私部门而言的。这一社会变化影响到了治丧,当某人去世后,由该人生前所在的公部门组成“治丧委员会”为之治丧,讣告也由该委员会发出。此即第二类讣告形式。由某一公部门主持的治丧则被称为“公奠”,即公部门的奠祭。
由于逝者的职位不同,主持治丧的公部门的级别也不同,因而,此类讣告及其治丧的规模各不相同。某单位、社区、团体的某人去世,由专门组成的治丧委员会写出讣告,多张贴于单位、社区的张贴栏内或醒目处,用以通知相关人等。用白纸写,也可加黑粗线条作边框。
国家重要人物去世,由国家最高部门组成的治丧委员会发出讣告,随这一讣告而来的治丧规模,构成了旧称“国葬”的规模。国葬,又称国丧。现在,指国家最高领导人去世后所举行的治丧活动,为一国最高规格之丧礼
(3)新闻单位发出的新闻性讣告 新闻性讣告在形式上属新闻报道,但内容上侧重于对外公示某人物的去世,具有讣告性质。上述三类讣告形式,只是作为发出的形式不同加以区分。在实际生活中,它们可以同时使用。比如,某人去世,其家属对亲友发送第一类讣告;单位可以发布第二类讣告;新闻单位也可以发布新闻性讣告。讣告中,逝者年龄较大,如50岁以上,习惯上用“享年”,60岁以上可用“享寿”;50岁以下可用“终年”“得年”等。
此外,讣告的书写或印制也可分为三种形式。
(1)柬帖式 可选用一面32开或16开白卡纸,通栏横排正文。标题居中置正文上面,字体要略大于正文,正文字体大小一致,可参看例1的排法。柬帖的封文一般不用另行印制,使用普通素色信封即可。如需特制,可在寄信人姓名地址一栏印上治丧者的具体称呼,用黑色印制。
(2)布告式 一般选用白色纸张,用墨笔抄写讣告全文,具体格式同例1。纸张的大小视布告栏的具体情况而定。(3)报刊新闻式(或称丧启) 格式同下文例2,讣告全文加黑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