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昆明墓地网官方网站!
  咨询电话:13888577943
  咨询电话:13888577943

丧葬知识

拨打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丧葬知识

棺材埋在地下,为何地上要起堆个小土堆呢?看完才知古人多聪明

2025-01-13 昆明墓地网 61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老祖宗讲究“入土为安”,认为人死后只有埋入大地,灵魂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息。于是,上至皇帝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需要这样一个“土馒头”,根据墓主的身份,“土馒头”也有高低贵贱之分,普通人的叫坟,贵族的叫冢,皇帝的叫陵,而圣人的就叫林。可能很多人很奇怪:棺材明明埋在地下,为什么上面要搞个土堆呢?

一·坟的出现,据《礼记》记载,和圣人孔子有关系。孔子父亲叔梁纥博学多才,能文善舞,是“鲁国三虎将”之一。可他年近六旬还膝下无子,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可是人生一大憾事啊。于是他就找了不到二十岁的孔子母亲颜氏,可颜家人不愿意啊,孔子父母亲就偷偷在尼山约会,并生下了孔子,生米煮成了熟饭。

孔子年仅三岁,父亲就去世了,那时候的墓地都没有封土,《周易》记载:古之葬者,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就是说古代埋葬人在原野之中,不起封土,不栽树木(做标记)。

因为孔子父母结合时没有正式礼仪,所以孔子在母亲在世时从来都没有祭奠过父亲。孔子十七岁时,母亲也去世了,这时长大成人的孔子就想把父母合葬在一起。问题来了,孔子根本找不到父亲的墓地。

但孔子还是坚持去找,这事方圆百里都知道了,于是有个热心人帮孔子确定了父亲墓地位置。

既然找到了,那就做个标记吧,孔子给父母建造了四尺高的坟墓,在坟地周围还种了很多树。

这样做既非常方便日后祭拜寻找位置,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和敬重,周围人纷纷效仿,于是“墓而坟,夫妇合葬”的习俗便传承了下来。

二·“立坟”的传统能够传承几千年,除了方便确认位置,还有其他实际作用吗?

其一,预防踩踏。有坟墓的地方,大家一定会敬而远之,古代的很多凶险故事,都是和墓地相关,所以现实里大家见到墓地都是躲着走。这样时间长了,墓地杂草丛生,更加荒凉,大家更不敢去了。

其二,防止积水。平坦的墓地很容易在雨季积水,时间长了就有可能渗入地下,腐蚀棺木。

甚至有时候可能导致坟地塌方,这在古代被看做家族会遭遇不详的凶兆。

因此,古人就在墓地上面立一个圆土堆,引导雨水从顶部向四周流去,即使冲刷掉一些泥土,但保障了棺材和遗骸的干燥。虽说流水会带走封土,导致坟头越来越小,但子孙们每年清明上坟祭拜祖先,加上添土和修葺,也会让坟恢复到原来的模样。“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说的是一个家族的坟地是这个家族是否兴旺的证据。其三,“坟”是阴阳两界的桥梁。

古人对土地非常敬畏,所以才会想着回归土地,“入土为安,落叶归根”,在这种文化熏陶中,人们才会“视死如归”,生者即使有再多的伤心和舍不得,看到坟墓,也会觉得还在一起。


以上就是关于“棺材埋在地下,为何地上要起堆个小土堆呢?看完才知古人多聪明”的全部介绍,如果需要咨询或了解更多,请点击电话咨询13888577943(直接拨打)

昆明墓地网提供:昆明各大墓地、公墓、陵园的相关咨询及销售服务;选墓地、看风水、殡葬白事一条龙等专业服务;昆明购墓全程服务,免费购墓顾问,免费陪同看墓,免费专车接送,联系电话:13888577943

首页 客服:点击QQ咨询 电话:13888577943 微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