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民政部首次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的民政领域高技能人才工作文件。此份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民政领域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入新阶段,对殡葬服务领域以及殡葬行业职工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两天“殡葬圈”里也热闹得不行,大家都在讨论政策太好了。这份文件直接对准殡葬服务等民生领域,实实在在地解决行业痛点。
我认为此份文件完全就是为咱们“殡葬人”量身定制的的指导性文件。让人眼前一亮,值得好好研究一番。我将文件中涉及殡葬服务领域一些关键信息给大家摘录出来,并逐条解读:
①“第一大点:总体要求”提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健全民政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联动推进机制,围绕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30年,民政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岗位使用更加合理、评价机制更加科学、激励保障更加有力,规模持续壮大、素质大幅提升、结构不断优化、收入稳定增加,政策环境、社会氛围、职业认可明显改善,对新时代新征程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你看,第一大点就给大家吃下了一个定心丸。大家关注的评价机制、激励措施、社会保障、收入、政策、职业认可等问题都将在2030年实现。所以说殡葬服务领域大有可为!
②“第二大点: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中第(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提到:加快发展殡葬服务等民政特色专业;鼓励各类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开设殡葬服务等民政相关专业,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民政高技能人才;鼓励和引导民政相关专业在校生参与“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评价。高标准建设民政职业大学,示范性培养民政事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将会增设殡葬专业,科班出生“殡葬人”才将会越来越多。这对我们深化推进殡葬改革,强化殡葬服务保障、引领殡葬行业创新、推动殡葬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当然殡葬行业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所以不管你是在校的还是已经毕业的躺平不应该是你的选项,努力和学习才是你不二的选择!这里面我多插一句,目前很多人认为殡葬业饱和了,实际上大家想多了,之所以认为饱和是因为当下我们国家面临的经济转型中的阵痛,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并不是殡葬行业这样。特别是在老龄化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在可见的未来殡葬服务行业依然是一片蓝海,所以学殡葬是没错的。“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证书”这段内容,说得就是“1+X”证书。2019年4月,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明确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此文件又一次强调了“1+X”证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是基础,“X”很重要。这个X很可能是你以后在这个行业走多远的一个关键,正所谓有证再手,生活无忧。“高标准建设民政职业大学”这段内容,民政职业大学作为民政部唯一的直属高校,将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倾斜,将其打造为国内外知名民政领域职业大学。民政职业大学的含金量自然水涨船高,录取分数也自然越来越高。最近,艾瑞深校友会网2025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民政职业大学现代殡葬管理专业排名(技能型)中荣膺2025中国六星级技能型专业(6★),入围中国顶尖技能型专业行列,稳居冠军;去年9月,浙江金华的陈雪彤以601分的高考成绩进入了民政职业大学的殡葬专业就读,很多人不理解,实际上陈同学很有眼光,民政职业大学一定是民政行业的985,学生毕业后将会对其他民政行业的职业学生实现降维打击。职业本科方兴未艾,新质人才培养走上“黄金赛道”,陈雪彤的选择并不是个例,越来越多的考生不上普通本科大学,而选择职业本科,原因显而易见,职业本科要学历有学历,要技能有技能。近年来,随着对技能认可度的提升,社会观念发生转变,大家觉得掌握一门实实在在的技术、技能,对未来找工作、对社会都有利,这也是职业本科高校迎来高分考生的首要原因。
③“第二大点钟的第(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四)强化紧缺人才培训。”中提到,加强民政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通过岗位培训、专题研修、关键岗位实践、重点项目参与、继续教育等方式,大力培育民政事业发展需要的领军人才。组织民政高技能人才通过技能研修、同业交流、名师带徒、赴境外培训等方式,提高综合素质、技能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建立健全民政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制度,加强民政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符合条件的支持申报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大民政紧缺人才技能提升支持力度,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参训人员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评价补贴和技能提升补贴。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评估调整机制,适时调整补贴标准。——这一项是主要是针对殡葬领域高技能人才的。这里的关键词是“加强和加大力度”,相信大家都理解,不再赘述。这里我想强调的两点:一是以往在国内,殡葬行业的人才培训机会本就不多,更别说去国外接受相关培训了。像日本、漂亮国等发达国家在殡葬服务领域发展得较为成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我们可以组织人员去这些国家考察、学习培训,参加殡葬行业的交流活动。但目前来看,国内同行参与这类活动的极少,只有像福寿园等少数企业会派员参加,国内其他殡葬单位几乎没有。不过,未来这种情况会改善,参与的高技能人才会越来越多。二是这个政策就像给民政行业的技能人员开了“小灶”:一方面让大家能不断“充电”学习新本事,另一方面给紧缺岗位发“学习红包”,还重点培养一批行业“领头羊”。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殡葬服务这些民生事儿能做得更好更专业,让干这行的人更有奔头,老百姓能享受到更贴心的服务。
④“第三大点完完善人才使用制度包括两部分:第(六)完善引才留才机制”提到:完善引才留才机制。鼓励和支持地方民政部门、用人单位与相关职业学校签订协议,采取委托培训等方式提升基层一线民政人才队伍综合素质......——这一点太重要了。特别是对学殡葬行业的同学意义重大!即毕业即就业,在编制,待遇方面也会有倾斜。文件也提到了“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民政高技能人才”,这种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企业:缩短新员工适应期,降低培训成本;学校: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提升就业率;学生:职业路径清晰,实现“入学即入职”。
⑤“第四大点(七)拓宽职业发展通道。”中提到,拓宽职业发展通道。...由“五级工”制向“八级工”制转变,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这意味着从事殡葬工作的人员可以评定到首席技师。这打破了民政行业的职业天花板!不仅如此,还将技能与职称的通道打通了。这是真正实现了“行行出状元”!五级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向“八级工”(“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 )的转变,对殡葬职工而言不仅是职业等级的扩展,更是一次行业生态的重塑。它打破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让殡葬服务从“冷门职业”回归“技术尊才”的本质,为从业者铺就了一条从“入行”到“成家”的宽广道路。随着制度红利的释放,殡葬行业必将成为吸引人才、尊重技能的新高地。看来以后选择殡葬行业,真能踏踏实实干出个名堂来了!
⑥“第五大点: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这段政策内容主要是想通过"涨工资、发补贴、给荣誉"三个办法,让像殡葬职工这样的民政人才干得更有奔头。以前可能只看岗位级别发工资,现在更看重你的本事和干活质量。技术特别好的,可以直接谈年薪、定项目工资,就像请专家一样给待遇。如果表现特别突出,还能设特殊岗位拿特殊高薪,真正让"手艺人"凭本事吃饭。国家专门给殡葬行业设了特殊岗位津贴,干这行每月能多领补贴。这点也是基层殡葬职工反映最强烈的问题。1986年2月,民政部等单位联合印发的《关于殡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劳人薪〔1986〕13号)规定的津贴标准:大中城市的殡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人每月平均30元,最多不超过40元;市县还可以低一些。都什么年代了,这点钱吃一顿饭都不够,所以,这个以后都会改变。各地将会依据此文件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合理提高殡葬职工的待遇,我估计很快殡葬职工的工资将会有一波涨幅,但是工资标准也要跟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增长,你在贵州就不大可能拿到广东的工资。此外,优秀殡葬职工能评上高层次人才,享受落户、买房、孩子上学等优惠政策,和科学家、医生一样受到尊重,表现好的还能被推荐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者到工会、妇联兼职,像“行业代言人”一样有话语权。以上内容是我的一些个人解读,我只是摘录了《意见》里部分内容,实际上你仔细通读全文,任何一项都和咱们“殡葬人”息息相关,里面的每一个字读起来那么让人兴奋和激动,大家要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可以说此文件就像一把屠龙宝刀,一下子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有此文件的指引,必将将成为民政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殡葬人”这次真的要起飞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政策虽好,关键还是在于贯彻好落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