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昆明墓地网官方网站!
  咨询电话:13888577943
  咨询电话:13888577943

殡葬资讯

昆明殡葬服务,殡仪资讯,丧葬风俗

拨打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殡葬资讯

国家最新修订《殡葬管理条例》起草说明

2025-05-02 昆明墓地网 50

一、修订《殡葬管理条例》的必要性

殡葬是重大民生事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殡葬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做出一系列部署,要求稳妥推进殡葬改革,强化殡葬行业公益属性,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和标准,加强行业监管。

《殡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1997年7月发布以来,对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服务群众治丧、促进殡葬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殡葬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加强殡葬领域法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通过修订《条例》,进一步优化完善殡葬领域制度设计,为殡葬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为补齐殡葬工作制度短板,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殡葬方面急难愁盼问题,民政部深入梳理《条例》前期修订工作中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开展调研论证,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加强殡葬立法研究,并征求了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各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意见,起草形成了《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二、《征求意见稿》的总体思路

《征求意见稿》在总体思路上,主要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公益属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殡葬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把强化殡葬行业公益属性作为殡葬工作基本定位和重要要求,体现在殡葬设施规划、土地供应、运营主体、服务保障等各方面,保障基本殡葬服务公平可及。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殡葬领域制度建设短板弱项,对殡葬服务全链条、丧事活动各环节、殡葬从业多主体进行全面规范,完善殡葬服务规则体系,建立遗体从医疗卫生机构到殡葬服务机构紧密衔接机制,构建便民殡葬服务网络。三是坚持深化改革。立足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紧张的基本国情,把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作为深化新时代殡葬改革的主攻方向,把文明节俭、移风易俗等理念贯穿殡、葬、祭全过程,明确丧事活动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坚决抵制陈规陋习。四是坚持长效治理。完善殡葬活动全链条监管,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压实殡葬设施运营单位、丧葬用品经营主体、殡葬中介从业主体的责任,加强社会和行业监督,规范服务管理,守牢安全底线,推动建立协同高效的殡葬行业综合监管体系。

三、《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

《征求意见稿》共8章72条,包括总则、殡葬设施、殡仪服务、安葬服务、丧事活动、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修改:

(一)强化殡葬行业公益属性。一是明确殡葬行业属性定位,把强化殡葬行业公益属性、保障公民基本殡葬服务需求写入立法目的,将坚持公益惠民导向、完善殡葬公共服务、减轻群众负担等内容写入管理方针,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群众基本殡葬服务需求相适应的殡葬事业投入机制(第1、3、5条)。二是建立基本殡葬服务制度。明确殡葬事业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国家建立基本殡葬服务制度,健全殡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遗体接运、存放、告别、火化、骨灰格位安葬、生态安葬等基本殡葬服务公平可及(第6条)。三是保障殡葬设施建设运营。明确殡葬设施是满足群众殡葬服务需求所必需的设施,包括殡仪馆、骨灰堂、公墓,殡葬设施的运营单位是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机构;要求编制殡葬设施专项规划,保障设施用地需求;明确农村可以为村民设置公益性墓地,政府应当结合实际加强建设投入和统一管理(第14-19条)。

(二)健全殡葬工作体制机制。一是完善管理体制相关规定。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职责;明确民政部门主管职责,细化重点部门职责;明确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村(居)委会职责(第4条)。二是发挥相关单位和组织宣传引导作用。明确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加强移风易俗宣传教育;鼓励农村红白理事会等组织发挥作用;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支持殡葬行业发展(第12、13、40条)。三是发挥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作用。明确殡葬行业组织要加强行业自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进行监督(第52、53条)。

(三)完善殡葬服务管理制度。一是完善信息化服务手段。提出建立完善各级殡葬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将殡葬服务主体及相关从业人员纳入系统管理,从医院开具死亡证明、接运遗体开始,将信息化嵌入殡葬服务管理中,提供便民殡葬服务(第9、24条)。二是完善殡仪服务基本规范。明确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太平间管理,不得对外承包;明确遗体接运、存放、防腐、整容、火化服务,由殡仪馆专门负责提供;规定殡仪服务关键环节及无人认领遗体处理、遗体异地运输的基本要求(第25-31条)。三是完善安葬服务管理要求。明确骨灰堂、公墓提供格位、墓位要求,以及使用周期、续用手续办理方式;明确本条例实施前审批建设的骨灰堂、公墓管理规定,并对安放骨灰的场所及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等情形提出禁止性要求(第36-39条)。

(四)明确殡葬改革方向路径。一是明确新时代殡葬改革方向。把坚持文明节俭、绿色生态、移风易俗导向,树立殡葬新风尚等内容写入立法目的和管理方针(第1、3条)。二是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明确鼓励和引导骨灰、遗体生态安葬,结合实际划定生态安葬区域,可以为生态安葬者统一设置追思场所,具备条件的给予适当补贴;倡导骨灰格位安葬;规定公墓应当推行节地安葬,并严格限制墓位占地面积和墓碑高度,禁止建造豪华大墓等(第21、32、33、34、35条)。三是规范祭扫行为。明确倡导文明、低碳、安全祭扫,并对近年来兴起的网络祭扫平台进行规范(第45条)。

(五)优化丧事活动管理措施。一是完善群众治丧相关规定。坚持疏堵结合,明确办理丧事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以及相关禁止性规定,提出引导群众在殡仪馆及其服务网点办理丧事活动,明确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村(居)委员会可以利用适宜场地为辖区群众提供治丧便利(第40、41、46条)。二是填补殡葬中介管理制度空白。将从事或者变相从事殡葬中介及相关服务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纳入监管范围,统一实行备案,纳入信息系统和行业协会管理,建立白名单制度,明确违法情形及处罚措施(第42条)。三是规范殡葬服务收费。明确禁止殡葬设施运营单位、丧葬用品经营主体以及从事殡葬中介及相关服务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实施价格违法行为,并列明具体违法情形(第43条)。

(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增加监督管理一章,要求建立殡葬行业跨部门综合监督管理机制,明确政府定期督导职责,列明相关部门监督管理职责,建立抽查检查、权益保护、年度报告等监管制度(第47-51条)。在法律责任部分,针对建设运营殡葬设施、提供殡葬服务、从事殡葬中介、销售丧葬用品、办理丧事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行为,明确了执法主体和处罚措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和殡葬管理服务秩序(第54-70条)。


以上就是关于“国家最新修订《殡葬管理条例》起草说明”的全部介绍,如果需要咨询或了解更多,请点击电话咨询13888577943(直接拨打)

昆明墓地网提供:昆明各大墓地、公墓、陵园的相关咨询及销售服务;选墓地、看风水、殡葬白事一条龙等专业服务;昆明购墓全程服务,免费购墓顾问,免费陪同看墓,免费专车接送,联系电话:13888577943

首页 客服:点击QQ咨询 电话:13888577943 微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