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柳青青,桃花灼灼,眼下正是出游的好时节,随着清明小长假的来临,入山旅游、祭祀扫墓等野外火源将急剧增多,为林区防火带来巨大隐患。去年清明节期间,多地草原火情频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清明节,天气干燥,上坟祭扫烧纸引发的火情,教训十分深刻。典型案例:——2024年4月2日,宁夏隆德县城关镇某村村民柴某及家族9人相约上坟祭祖,上完坟准备下山时,柴某在坟前燃放一个“二踢脚”,未将明火完全熄灭便离去,从而引发火灾。隆德县公安局立案查处,经鉴定,过火有林地面积5.26公顷,涉嫌构成失火罪。最终柴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2024年4月3日13时18分,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玉屏镇老么寨村村民李某某擅自在老么寨村“地麻冲”上坟烧香纸引发森林火灾。李某某犯失火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数据显示,近三年清明节期间森林火灾发生率较平时升高47%,其中90%以上火情与祭祀用火直接相关。相较往年,今年的森林防火形势更为严峻复杂,主要体现在大风天气多,无有效降水,再叠加春季气温快速回升、林区及周边春耕生产、施工动火、踏青旅游、民俗祭祀等活动增多,各类野外违规用火行为频发,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火情。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层面已连续两年针对清明祭扫安全作出专项部署。继去年民政部 国家林草局首次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民函〔2024〕16号)后,今年再次下发通知《关于做好2025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民函〔2025〕16号),体现了国家对森林防火形势的精准研判。今年文件的延续性部署,更印证了当前森林防火压力的持续攀升。从地方来看,近期全国多地相继下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清明”前后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例如: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近期发布做好“清明”前后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令,要求全面禁火封山,严密防护,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实施强制严管。全面实施野外违规用火举报奖励机制,加大对违规用火和火案查处力度。——近日,陕西省民政厅、省林业局就做好2025年清明节祭扫工作发出通知。通知强调,要耐心劝阻制止焚烧迷信低俗殡葬用品行为,最大程度减小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几率。要督促指导镇(街办)及村(居)做好祭扫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严管严控森林草原防火区内焚香点烛烧纸、燃放烟花爆竹、野外吸烟等行为,持续走深做实野外违规用火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举报违规祭祀用火行为。对因祭祀用火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公开通报,发挥警示震慑作用。除此,更有多地发布森林火险红色预警。种种迹象表明,今年清明节期间祭祀防火异常复杂严峻,必须以慎之又慎的态度严阵以待。我国《刑法》规定,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就构成失火罪。犯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所以,笔者在此呼吁:文明祭扫,安全第一!文明祭扫需要每一个人身体力行,党员干部尤须走在前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率先践行文明祭扫理念。我们每个人都应积极响应倡议,争做健康文明、低碳祭扫的倡导者、传播者和示范者,让文明、低碳、安全、节俭祭扫成为自觉行动,携手预防和遏制森林火灾等事故发生,合力奏响守护绿色家园、弘扬时代新风“大合唱”最强音,推动移风易俗在中华大地更加蔚然成风。